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自然教育基地的选址、规划、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自然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评价。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e Education B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48—2023 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自然教育基地建设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场地选择、设施建设、人员配备、课程设计等方面对自然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动自然教育事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依据。
在场地选择方面,标准明确指出自然教育基地应优先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选址时要充分考虑交通便利性、安全保障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例如,基地周围不宜有污染源存在,同时需具备一定的面积规模以满足多种教育活动的需求。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强调设施应当安全环保且功能完善。这包括但不限于标识系统、解说设施、休息区等基本配置。此外,还特别提到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和紧急疏散路线,确保所有参与者都能安全便捷地参与各项活动。
在人员方面,标准要求配备专业化的管理和教学团队。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接受专门培训,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每个基地至少应有一名持有国家认可资格证书的自然教育导师,负责整体策划并指导日常运营工作。
课程设计上,标准提倡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方案。无论是面向青少年还是成年人,都应围绕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展开内容编排。同时鼓励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增强学习效果。每个课程单元都必须经过严格审核,并定期评估其实际成效。
总之,《DB14T 2848—2023》通过一系列细致的规定,旨在促进自然教育基地朝着更加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这对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培养下一代自然保护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