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经济林果(杏、梨)霜冻灾害评估的术语和定义、灾害分级指标、评估方法及评估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经济林果(杏、梨)霜冻灾害的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Frost Damage of Economic Forest Fruits (Apricot, Pear)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36-2023《经济林果(杏、梨)霜冻灾害评估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山西省内杏和梨这两种经济林果霜冻灾害评估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从灾害等级划分、监测与调查方法、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评估报告编制等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有效应对霜冻对经济林果的危害。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灾害等级划分
标准将霜冻灾害划分为四个级别: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这一划分基于受害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及产量损失程度来确定。例如,当受害面积超过70%,且产量损失达到或超过50%时,则被定义为极重度霜冻灾害。这样的分级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灾害的实际影响,并为后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提供参考。
监测与调查方法
为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提出了详细的监测与调查流程。首先要求在春季萌芽期至开花期期间,定期观察树木生长状况,记录气温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低温天气出现,应立即启动专项调查程序。调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受害部位、受害程度等信息。此外还强调了使用专业仪器设备的重要性,比如温湿度计、土壤水分测定仪等,以提高数据采集精度。
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气象因子、生理生态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三大类。其中气象因子涵盖了最低温度、持续时间等参数;生理生态因子则关注于叶片萎蔫率、花芽死亡率等指标;而社会经济因子侧重于经济损失估算等内容。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霜冻灾害的影响范围及其严重性。
评估报告编制
最后,在完成所有前期工作之后,需要按照规定格式撰写评估报告。报告应当包含基本情况介绍、灾害特征分析、影响评价结论以及建议对策等多个部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改进建议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既要考虑短期应急处理方案,也要着眼于长期发展规划,力求最大限度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经济林果(杏、梨)霜冻灾害评估规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评估框架,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加强日常管理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经济林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