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种虾培育的场地要求、亲虾选择与培育、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控及日常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种虾的培育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oodstock Cultivation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Guangtai No. 1\"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46-2023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种虾培育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品种的种虾培育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种虾亲本选择方面,标准要求亲虾必须来源于已建立的良种场,并且需要具备健康无病、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具体来说,雌虾体长应达到18厘米以上,雄虾体长应达到16厘米以上,同时要求亲虾群体中雌雄比例保持在1:1左右。这些指标有助于确保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繁殖成功率。
关于种虾培育环境条件,标准规定了池塘水质管理的具体参数,包括水温控制在24℃至30℃之间,盐度维持在15‰至35‰范围内,溶解氧含量不低于5mg/L等。此外还强调了定期换水的重要性,每周至少更换一次池塘中的水体,每次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30%。
在饲料投喂上,标准建议采用高质量配合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40%,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投饵量。春季和秋季每日投喂两次,夏季由于温度较高可适当增加到三次,而冬季则减少至一天一次即可。同时需要注意观察虾只摄食情况,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或污染水质。
另外,在疾病防控措施上,标准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性手段,如定期消毒池塘、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底质以及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等。一旦发现疑似患病个体,应及时隔离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最后,关于种虾收获环节,标准指出当雌虾达到性成熟状态(即腹部出现明显卵巢发育迹象)时即可开始捕捞作为亲本使用;而对于雄虾,则需等到其完全发育成熟后方可采收。整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机械损伤影响后续繁殖性能。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DB3716T 46-2023》不仅涵盖了从亲本选择到最终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细节管理和科学规划,对于提高凡纳滨对虾“广泰1号”的种质质量和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