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枣园绿盲蝽测报的术语和定义、测报方法、监测设备及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冬枣园中绿盲蝽的监测与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of Mirid Bug in Winter Jujube Orcha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38-2023冬枣园绿盲蝽测报技术规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冬枣园绿盲蝽的监测与预报工作。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监测时间与频率
标准规定每年从4月上旬开始至9月下旬结束,期间需每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具体到5月至7月这一关键时期,则要求每7天开展一次系统调查。此安排基于绿盲蝽的生活史和危害规律,确保在虫害发生的关键阶段能够及时掌握其动态。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明确指出调查对象包括成虫、若虫及卵块。采用五点取样法,在每个调查点随机选取5株冬枣树作为样本,每株树再选取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各一个枝条进行检查。成虫通过目视计数,若虫则需要剥开嫩叶或花蕾观察,而卵块则需借助放大镜查找。这种方法科学合理,能准确反映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三、预测预报指标
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以下标准时即应发布预警:一是单株虫量超过10头;二是有虫叶片比例高于30%;三是发现连续两代重叠现象。这些指标结合了历史数据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四、信息上报与发布
要求各级测报站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报表,并于每月初将上月监测结果上报上级部门。同时强调,一旦发现突发性暴发趋势,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社会公众发布警报。这有助于形成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机制。
五、防治建议
对于虫害发生初期,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等进行预防性喷洒;中后期则可选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如啶虫脒。此外还特别提到要保护利用天敌资源,比如草蛉、瓢虫等捕食性昆虫,以减少化学干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