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农机维修技能培训的基本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评价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和人员开展农机维修技能培训活动。
Title:Agricultural Social Services - Specifications for Tractor Maintenance Skill Trai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6/T 32-2023《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机维修技能培训规范》是山东省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需求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农机维修技能培训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要求进行了系统规范,对于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培训目标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培训应使参训人员掌握基本的农机结构原理、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技能,并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这表明培训不仅仅是技术传授,还包括安全意识培养,这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关于培训内容,标准特别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中理论知识包括农业机械的基础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维护保养要点;实践技能则涵盖常见故障的判断与处理、零部件更换等内容。例如,在发动机故障诊断部分,要求学员能够识别启动困难、功率不足等典型问题,并熟练运用工具进行检查和修复。
在培训方法上,标准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通过真实案例分析可以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而现场实操演练则有助于加深印象,提高动手能力。此外,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扩大培训覆盖面。
对于培训考核机制,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评估标准。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两部分,两者均需达到合格分数线才能获得结业证书。理论考试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而技能测试则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水平。这种双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保证培训质量,确保每位学员都能真正学到实用的技术。
另外,标准还对培训机构提出了资质要求,包括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比如,培训基地必须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和模拟实训装置,并拥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团队。这些硬性条件为高质量培训奠定了基础。
总之,《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机维修技能培训规范》从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实施,全面提升农机维修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