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的种类、数量、管理要求和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非煤矿山企业及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在应对非煤矿山事故时的物资储备和管理。
Title:Requirements for Emergency Rescue Material Reserve - Part 5: Non-coal Mine Ac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098.5-202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要求 第5部分:非煤矿山事故》是山东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5.1 总体要求
这一部分强调了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物资储备应根据非煤矿山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投入使用。
5.2 物资分类
标准明确将应急救援物资分为生命救护类、工程抢险类、安全防护类和其他辅助类四大类。每类物资都有具体的要求,例如生命救护类包括急救药品、担架等;工程抢险类包括挖掘机、钻机等设备;安全防护类则涉及防护服、呼吸器等个人防护装备。
5.3 储备量确定
对于各类物资的储备量,标准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参考数据。例如,对于生命救护类物资,其储备量需满足矿山企业员工总数的一定比例,并考虑事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工程抢险类物资则需依据矿山规模及作业环境特点来决定。
5.4 储存管理
储存管理部分详细规定了物资的存储条件、检查维护频率以及应急响应流程。要求所有物资都必须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定期检查以确保完好无损,并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每次检查结果。此外,还明确了当发生事故时如何快速调用物资的具体步骤。
5.5 更新与补充机制
为了保证物资始终处于可用状态,标准提出了一套动态更新与补充机制。一旦发现某种物资接近有效期或损坏严重,则应及时更换或维修;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增加新的必需品。
以上就是对DB3707/T 098.5-2023《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要求 第5部分:非煤矿山事故》中重要条文的解读。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非煤矿山企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