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华蜜蜂标准化蜂场及种蜂场建设的选址、布局、设施设备、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中华蜜蜂蜂场及种蜂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tandardized Apiaries and Queen Bee Farms of Apis Cera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08T44-2023 中华蜜蜂标准化蜂场及种蜂场建设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中华蜜蜂养殖业的发展。以下从几个关键点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布局
标准明确指出,蜂场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且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具体要求包括:距离公路干线至少100米以上;周围500米范围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山等污染源;蜂场内部需合理规划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并保持一定间距以减少相互干扰。这样的规定有助于保证蜜蜂健康生长环境,同时便于日常管理和操作。
二、设施设备
对于蜂箱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符合GB/T 19164规定的标准蜂箱,并强调每个蜂箱都应当配备防逃板、隔王板等辅助装置。此外,还特别提到要设置遮阳棚或凉棚供蜜蜂避暑降温,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段尤为重要。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养蜂效率,保护蜜蜂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
三、饲养管理
关于饲养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法。例如,要求定期检查蜂群状况,及时调整巢脾数量;适时补充饲料,确保蜂群有足够的食物储备;冬季来临前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寒冷天气造成损失。另外,还特别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技术手段,尽量避免化学药物滥用,从而维护生态平衡。
四、种蜂场建设
针对专门从事种蜂培育工作的种蜂场,则需要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在品种选育上必须坚持纯正血统原则,优先选用优质高产的本地品种作为母本。其次,在繁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近亲交配现象的发生几率,通过引入外地优良基因来丰富遗传多样性。最后,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每一代个体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父母来源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五、环境保护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始终。无论是普通蜂场还是种蜂场,在建设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充分考虑其对周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比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粉尘排放等问题;合理安排采蜜时间避开敏感季节;加强对废弃物处理环节的监管力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总之,《DB5108T44-2023》从多个维度出发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既科学又实用的中华蜜蜂养殖蓝图。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推动我国养蜂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