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施工及相关工程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Epoxy Asphalt Waterproof Adhesive Layer on Cement Concrete Bridge Deck of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26-2023《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桥梁建设中防水粘结层施工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第4.1条 基层处理
本条规定了基层处理的要求,包括清除桥面浮浆、油污等杂物,并确保基层干燥清洁。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基层不干净或潮湿,会影响后续环氧沥青材料与桥面的粘结效果。施工前应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桥面,必要时可使用溶剂清洗,以保证基层表面无任何影响粘结性能的物质。
第5.2条 材料配比
在材料配比方面,规范强调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比例控制。正确的配比不仅关系到防水粘结层的物理力学性能,还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重量比为2:1至3:1之间,具体比例需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调整。此外,添加适量的稀释剂可以改善施工性能,但过量使用会降低最终产品的强度。
第7.1条 施工温度
施工温度是影响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规范建议的施工温度范围为10℃至35℃之间。低于10℃时,材料流动性变差,难以均匀涂布;而高于35℃则可能导致材料过快固化,影响粘结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适宜的时间段进行作业。
第8.3条 成品保护
成品保护措施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同样不可忽视。规范要求在防水粘结层施工完成后至少养护24小时,期间禁止行人及车辆通行。同时,还需采取有效的遮盖措施防止雨水侵蚀以及人为破坏。只有当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以上是对DB41/T 2526-2023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能够有效提高公路水泥混凝土桥面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的整体质量和耐久性,从而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