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花生周年高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种植模式、油菜栽培技术、花生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周年高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油菜与花生轮作模式下的周年高效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fficient Annual Production of Rapeseed-Peanut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23-2023《油菜-花生周年高效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油菜和花生轮作高效生产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标准要求种植区域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土地。土壤pH值宜在6.0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表明良好的土壤条件是保证作物生长的基础,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种子处理
对于油菜种子,推荐采用机械精选或人工挑选的方法去除杂质和病虫害种子,并进行晒种以增强发芽率。播种前需用适宜浓度的杀菌剂拌种,预防苗期病害。而花生种子则建议使用根瘤菌剂拌种,促进固氮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
栽培管理
油菜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22.5万株左右,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花生种植时,春播行距控制在40厘米,夏播行距可适当缩小至35厘米。合理密植能够有效利用光照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内的光合作用效率。
肥料施用
油菜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在整地时一次性施足底肥,主要包括氮磷钾复合肥以及适量有机肥。花生生长期间需分次追肥,前期重施氮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后期增施钾肥有利于荚果发育成熟。
病虫害防治
针对油菜常见的霜霉病、菌核病等病害,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并喷洒针对性药剂;对于蚜虫等害虫,则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来控制其数量。花生的主要病害有锈病、青枯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及适时喷洒化学药剂来进行综合防控。
收获与贮藏
油菜应在大部分角果变黄时及时收割,避免过熟导致籽粒脱落。收获后的油菜籽要尽快晾晒干燥至安全水分水平后入库保存。花生则应在叶片枯黄但未完全脱落时采收,新鲜花生需立即脱壳晾晒,干花生则可以直接入库长期储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地到最终收获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实现油菜与花生轮作模式下的高产高效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