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芷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包装、贮藏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白芷种子的规范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gelica dahurica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17-2023白芷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白芷种子的生产流程,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条款】4.1 品种选择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的白芷品种。
【解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白芷品种至关重要。优良品种不仅能够提升产量,还能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确保种植效益。
二、播种时间与方法
【条款】5.1 播种时间为每年春季3月中下旬或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解读】白芷适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春播可避开冬季严寒,秋播则能利用秋季丰富的光热资源促进幼苗生长。播种方式推荐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穴深约3厘米,每穴播种子5-6粒为宜。
三、田间管理
【条款】6.1 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
【解读】及时清除杂草可以减少养分竞争,同时通过松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根系呼吸面积,有助于白芷健康生长。此外,还需注意灌溉排水,避免积水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条款】7.1 防治原则以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解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物理防治如设置诱捕器捕捉害虫;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需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
五、采收与加工
【条款】8.1 当年种植的白芷于次年夏季开花前采收最佳。
【解读】适时采收直接影响到药材品质。过早采收会导致有效成分含量偏低,而延迟采收则可能因植株老化影响质量。采收后应及时清洗泥土并晾晒干燥,确保种子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后再入库保存。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一些核心要点,希望对从事白芷种植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技术要求操作,相信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