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绵羊同期发情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绵羊人工授精过程中采用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的操作规范。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ynchronous Estrus and Laparoscopic Insemination in Sheep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188—2023《绵羊同期发情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绵羊繁殖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中规定了“同期发情”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和前列腺素类似物(PGF2α)等药物来调控母羊的发情周期。例如,在第4.2节提到,“首次肌注GnRH后14天再肌注PGF2α”,这一流程能够有效促使多个母羊在同一时间段内进入发情期,为后续集中配种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腹腔镜手术部分,标准强调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第6.1节指出,“术前应对母羊进行全面健康检查,并确保其处于适宜体重范围内”。此外,还要求对设备进行严格消毒处理,以防止感染风险。对于麻醉方式的选择,推荐采用局部麻醉结合镇静剂的方式,既保证了动物的安全又便于操作。
关于输精过程,标准给出了详细的步骤说明。第7.3节明确指出,“通过腹腔镜观察到子宫角开口后缓慢推进导管至子宫腔内约10厘米处”,然后注入稀释后的冷冻精液。每次输精量应控制在0.25毫升左右,并且整个过程需保持无菌环境。同时,建议每只母羊至少接受两次输精操作,间隔时间为24小时,以提高受胎率。
此外,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术后护理措施。第8.2节提出,“术后需密切观察母羊的精神状态及食欲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另外,为了促进恢复,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供给。
总之,《绵羊同期发情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规程》从前期准备到具体实施再到后期管理都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旨在规范养殖企业或机构的操作流程,从而提升绵羊繁殖效率并保障动物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