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在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测试条件、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在用电动汽车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性能评估和检测。
Title:Test Methods for Performance of In-Use Lithium-ion Power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4206T 61—2023《在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性能测试方法》是一项地方标准,为评估在用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性能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深度解读。
1. 测试环境条件
标准规定了测试应在温度25±2℃、相对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进行。这一要求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电池的内阻和放电容量,所以严格控制这些参数对于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至关重要。
2. 电池状态准备
在进行任何性能测试之前,电池需要先以0.2C恒流充电至额定电压,并保持至少4小时。然后放电至截止电压,重复此过程三次。这样的预处理步骤有助于消除电池记忆效应,使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反映电池的实际性能。
3. 容量测试
容量测试采用恒流-恒压法,即首先以0.2C电流放电直至达到终止电压,记录此时放出的电量作为初始容量。之后每隔三个月重复一次此过程,直至电池容量降至初始容量的80%以下。通过长期跟踪电池容量变化趋势,可以有效评估电池的老化程度及使用寿命。
4. 内阻测量
使用交流阻抗谱法测定电池内阻。具体操作是向电池施加频率范围从1Hz到1kHz的正弦波信号,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电压响应,进而计算出电池的欧姆内阻。内阻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功率输出能力和效率,因此定期监测内阻变化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5. 循环寿命测试
循环寿命测试要求以1C倍率连续充放电直至容量衰减至初始值的70%为止。在此过程中需记录每次循环后的实际容量,并绘制容量衰减曲线。这项测试不仅能够预测电池的使用寿命,还能帮助分析导致容量下降的具体原因。
以上内容涵盖了DB 4206T 61—2023标准中的核心部分,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化的测试流程,可以全面了解在用车辆所使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工作状况及其健康水平。这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以及合理安排维护计划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