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韭菜营养液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营养液管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设施韭菜营养液栽培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Nutrient Solution Cultivation of Leek in Facilities DB1301/T 489-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韭菜营养液栽培技术规程》(DB1301T489-2023)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设施条件下韭菜的营养液栽培技术。以下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规定了设施内温度应保持在15℃至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80%范围内。光照强度不得低于2万勒克斯,并且需要保证每天有12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这些参数确保了韭菜生长所需的最适生态条件,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韭菜的正常发育,而适当的湿度则有助于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二、基质选择与处理
基质应当选用疏松透气性好、保水能力强且无污染的材料,如珍珠岩、蛭石等。使用前需经过清洗消毒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及杂质。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良好的基质可以为根系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防止因基质问题导致的病虫害问题。
三、营养液配制
营养液配方中氮磷钾比例通常为2:1:1.5,微量元素按作物需求添加。每次灌溉时根据植株大小调整浓度,苗期可适当降低浓度,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则需提高至标准浓度。此外,每隔7-10天还需更换一次新鲜营养液,避免营养成分积累过多造成盐害。合理的营养液管理能够满足韭菜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促进其健康快速地成长。
四、田间管理措施
包括适时浇水、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浇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傍晚浇水引发湿度过高;追肥时要注意均衡施用各类肥料,并结合植株长势灵活调整用量;对于常见的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应及时清除受害叶片并喷洒相应药剂预防扩散。
五、采收标准
当韭菜叶片长度达到30厘米以上且颜色鲜绿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保留根部2-3厘米以便下次收割。科学合理的采收不仅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后续生产的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设施韭菜营养液栽培技术规程》从环境调控、基质准备、营养供给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建议,有助于提高设施内韭菜种植的整体水平和经济效益。遵循该规程操作,不仅能有效提升产量品质,还能实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