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旧地膜的分类和分级原则、方法及标识。本文件适用于废旧地膜的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分类与分级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Waste Mulch Fil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834-2023废旧地膜分类分级规范》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废旧地膜处理的重要技术标准。这一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废旧地膜的回收、分类和分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条款出发,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的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地膜及其残留物的分类与分级。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农业生产中使用的超薄地膜,这些地膜由于其特殊性在使用后更易形成难以清理的残留物。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对“废旧地膜”、“地膜残留物”等进行了明确定义。例如,“废旧地膜”是指从农田中回收回来的所有地膜材料,包括完整地膜以及破碎后的地膜碎片;而“地膜残留物”则是指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碎片或颗粒。这样的定义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确保各方在执行过程中有统一的认识。
再者,标准对废旧地膜的分类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物理形态的不同,废旧地膜被分为完整地膜、破碎地膜和地膜残留物三大类。其中,完整地膜指的是未破损且保持原有形状的地膜;破碎地膜则是在回收过程中已经发生破裂但仍可辨认出原貌的部分;地膜残留物则是指那些无法进一步回收利用的小块碎片或者细小颗粒。这种细致的分类方式有利于提高回收效率,并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废旧地膜的分级要求。按照污染物含量的多少,废旧地膜被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三个等级。一级地膜污染物含量最低,适合直接再加工利用;二级地膜则需要经过预处理后才能使用;三级地膜由于污染严重,通常只能作为燃料或其他用途。这样的分级制度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风险。
最后,标准强调了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要求所有参与废旧地膜回收的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同时,鼓励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废旧地膜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DB65/T 3833-2023废旧地膜分类分级规范》通过对废旧地膜的科学分类与合理分级,为新疆地区的废旧地膜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