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下蛋鸡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鸡舍建设、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林下蛋鸡生态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Free-range Egg Chicken Farming under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1T486-2023《林下蛋鸡生态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林下蛋鸡生态养殖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场区布局
选址时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场区内应合理规划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并保持各区域之间的适当距离以防止交叉污染。例如,生产区应当位于上风向,而粪污处理区则应设在下风向。
饲养管理
在饲养过程中,需根据鸡群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营养均衡。雏鸡阶段要提供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饲料,促进其快速成长;产蛋期则需增加钙质供应,以满足蛋壳形成的需求。此外,定期清理鸡舍内的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疫病防控
建立完善的免疫程序是疫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之一。规程建议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计划,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引进的新鸡只,必须经过隔离观察期后才能混群饲养,防止带入新病原体。
环境控制
适宜的生活环境对蛋鸡健康至关重要。冬季应注意保温,夏季则要加强通风降温。湿度方面,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70%之间。此外,光照时间也会影响产蛋量,一般情况下每天应保证至少16小时的人工补充光照。
废弃物处理
规程强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鸡粪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但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才能施用。另外,废水排放前需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入自然水体,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的简要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