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处理及具体计算方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Title:Evaluation Index Calculation Method for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lligent System in Coal Mine Comprehensive Mining Fa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816—2023《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应用效果评价指标计算方法》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评价的重要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煤矿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智能化系统评估依据,对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智能化系统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规定了智能化系统评价应包括技术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类指标。其中技术性能指标涵盖设备可靠性、网络稳定性等;经济效益指标关注成本节约与收益增长;社会效益则涉及环境影响和安全管理改进。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了智能化系统的综合效能。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有数据必须来源于实际运行记录,并且需要经过校验才能用于分析。对于数据处理,则提出了采用标准化算法来消除异常值和噪声干扰的要求,以保证后续评价结果的有效性。
3. 评价方法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可以选择定量或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当侧重于具体数值对比时宜使用定量方法如加权平均法;而当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时可结合专家打分等方式开展定性分析。此外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4. 权重分配原则
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分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定,通常情况下技术性能指标所占比例较高,但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作用。建议通过德尔菲法或者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权重值,确保每个维度都能得到充分重视。
5. 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编制评价报告时需包含基本信息介绍、评价过程概述、主要发现及改进建议等内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出改进建议部分不仅要指出问题所在还要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便指导实际操作。
以上就是对DB14T 2816—2023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