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芸豆田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防控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芸豆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综合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Yardlong Bea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206-2023 芸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芸豆田杂草的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杂草”、“芸豆田”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杂草”是指在芸豆田中非人为种植且可能影响芸豆生长的植物。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二、防控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强调通过农业措施如轮作、合理密植等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2. 生态调控。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种植绿肥作物来抑制杂草生长。
3. 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过量施用造成药害或环境污染。
三、具体技术要求
1. 农业防治:建议采用与芸豆轮作的作物种类,如小麦、玉米等,这些作物在收获后留下的残茬可以有效阻挡杂草种子萌发。同时,深耕翻土也是重要的农业手段之一。
2. 物理防治:包括覆盖地膜、人工拔草等方式。其中地膜覆盖不仅能够防止杂草生长,还能保持土壤湿度,促进芸豆根系发育。
3. 化学防治:推荐使用的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例如,在芸豆播种前可选用草甘膦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则可使用精喹禾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定向喷雾。所有化学药品均需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已被禁止的高残留农药。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施药时应穿戴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 使用后的包装物要集中销毁,防止污染环境。
3. 若发生中毒情况,立即送往医院救治,并携带相关药品说明以便医生参考。
五、效果评估
每年应对芸豆田内的杂草控制情况进行检查,记录不同措施的效果数据,用于指导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调整。此外,还鼓励开展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不断提高防控效率。
以上内容涵盖了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