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豆田杂草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杂草防控原则、播前准备、田间管理措施、化学除草技术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绿豆种植区的杂草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eed Control in Mung Bean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201-2023《绿豆田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绿豆田杂草的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内绿豆种植区的杂草防控工作。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陕西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常见杂草种类进行了针对性设计。
2. 术语和定义
- 绿豆田:指用于种植绿豆的土地。
- 杂草:在绿豆田中非人工栽培且可能影响绿豆生长的植物。
- 防控:包括预防和治理杂草的技术措施。
3. 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的耕作制度减少杂草种子的传播。
- 综合治理: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管理。
- 经济有效:选择成本低、效果好的防控措施。
4. 播种前准备
- 土地整理:确保土壤平整,便于后续操作。
- 清除残茬:彻底清理前茬作物残留物,防止杂草滋生。
- 土壤消毒:使用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处理土壤,消灭潜伏的杂草种子。
5. 播种期防控
- 覆盖地膜:采用黑色或银灰色地膜覆盖,既能保温保湿又能抑制杂草生长。
- 合理密植:适当增加绿豆种植密度,以绿豆自身优势压制杂草。
6. 生长期管理
- 人工除草:在杂草幼苗期及时拔除,避免其长大后难以控制。
- 化学除草:选用适合绿豆田的除草剂,在专业指导下施用,注意安全间隔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生物手段控制杂草。
7. 收获后处理
- 清洁田园:收获后立即清理田间杂物,减少杂草种子扩散。
- 翻耕晒垡:将表层土壤翻入深层,并晾晒一段时间,破坏杂草生存环境。
8. 档案记录
要求建立详细的田间作业日志,包括使用的药剂种类、剂量、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和改进。
以上内容是对DB6111T 201-2023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了简要解读,希望能为从事绿豆种植的农户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