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过程、田间管理及收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谷子种植区采用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进行谷子种植的生产活动。
Title:Full-film Deep Trench Moisture-probing Pit Sowing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Mille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108T 64—2023《谷子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谷子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规范化的全膜覆盖、深沟探墒和穴播技术,提升谷子的产量与品质。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对部分核心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播种前准备阶段,标准明确指出应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覆膜方式。例如,在沙壤土或轻壤土上宜采用宽幅覆膜,而在粘重土壤中则推荐窄幅覆膜以避免地表积水。同时强调了整地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深耕细耙,确保垄面平整且无大块土坷垃,为后续的覆膜和播种奠定良好基础。
关于覆膜技术,标准规定了薄膜的选择标准及其铺设方法。推荐使用厚度为0.006-0.008毫米的地膜,并且要保证拉紧铺平,接缝处重叠宽度不少于5厘米并用土压实封严。此外还特别提到覆膜后要及时检查修补破损部位,防止漏气影响保水效果。
在穴播环节,标准提出了精确控制播种深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播种深度应在3-5厘米之间,具体数值需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调整。同时建议每穴播种3-5粒种子,确保出苗率。对于行距和株距也有明确规定,通常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左右,株距则为15-20厘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又能方便后期田间管理。
肥料施用方面,标准提倡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基肥应当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主要成分包括有机肥和复合肥料,比例约为1:1。追肥则根据谷子生长发育情况分次少量多次进行补充,特别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是关键时期,此时可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倡导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等措施减少病原菌滋生机会。当病虫害发生严重时才考虑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洒处理,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浓度和次数操作,切勿随意加大用量造成环境污染。
总之,《谷子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指导谷子栽培的技术性文件,它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前准备到收获后的全过程管理要点,而且紧密结合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