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重要建设工程中强震动监测台阵的布设原则、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的重要建设工程中强震动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ong Motion Monitoring Array Layout in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435-2023《重要建设工程强震动监测台阵布设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为确保重要建设工程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般规定
根据第4.1条,监测台阵的布设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并且要结合工程场地条件和地震动特性。这意味着在设计监测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结构、土壤类型以及预期地震波传播路径等因素,以确保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此外,还应考虑到维护成本与长期运行可行性。
监测点设置
第5.2条规定了每个监测点至少包含三个方向(通常为南北向、东西向及垂直向)上的加速度计。这有助于全面记录地震过程中建筑物或构筑物所经历的不同维度的振动情况。同时要求相邻两个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50米,以便于后续数据分析时能够准确判断震源位置及其影响范围。
数据传输与存储
第7.1条指出,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必须通过可靠的通信网络实时传输至指定中心服务器进行保存处理。对于无法实现连续联网的情况下,则需采用便携式存储设备定期收集数据并手动导入数据库内。这样做不仅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也为应急响应提供了及时支持。
系统校准与维护
按照第8.1节的要求,强震动监测系统的定期校准工作至关重要。每次校准后都必须记录详细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仪器型号、校准日期、结果等信息。另外,还应该制定相应的预防性保养计划,比如检查电源供应状况、清洁传感器表面灰尘等措施,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以上只是对部分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规定。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