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丝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整地施肥、品种选择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濮阳市范围内丝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Luff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9T 044-2023《丝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河南省濮阳市发布的关于丝瓜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从规程中挑选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规程要求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丝瓜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温水浸种法,将种子置于55℃的温水中不断搅拌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浸泡4-6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提高发芽率。
二、整地施肥
丝瓜对土壤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肥料要均匀撒施并深翻入土,避免肥料过于集中造成烧苗现象。
三、播种育苗
春季露地栽培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秋季栽培则在7月中旬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可提前播种期,提高成活率。播种前要浇透底水,待水分下渗后将种子平放于营养钵中央,覆土厚度1.5-2厘米,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四、田间管理
丝瓜定植后要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生长期间要加强水肥管理,前期以促为主,每7-10天追施一次稀薄人粪尿或氮肥溶液;中期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后期重施磷钾肥,促进果实膨大。同时要注意及时搭架引蔓,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五、病虫害防治
丝瓜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美洲斑潜蝇等。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注意交替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六、采收
丝瓜以嫩果供食用,一般开花后10-15天即可采收。采收时间宜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用剪刀从果柄处剪断,避免损伤植株。采收后的丝瓜应及时分级包装,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止受热变质。
以上是DB4109T 044-2023规程中的重点内容解读,希望对丝瓜种植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