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足黑山羊种公羊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环境条件、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卫生防疫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足黑山羊种公羊的饲养与管理。
Title:Dazu Black Goat Breeding Manageme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386-2023《大足黑山羊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大足黑山羊种公羊饲养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饲料与营养
标准要求种公羊的日粮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强调了优质牧草的使用,如皇竹草、象草等,同时需补充精料以满足其高代谢需求。解读: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种公羊获得均衡的营养,提高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
2. 环境条件
种公羊的饲养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至25℃之间,湿度控制在60%左右,并且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解读: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种公羊的生活质量和繁殖能力。
3. 日常管理
每天需对种公羊进行两次以上的观察,包括精神状态、食欲及排泄情况。解读: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影响生产。
4. 卫生防疫
必须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定期驱虫并做好圈舍清洁消毒工作。解读:通过科学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保障种群安全稳定发展。
5. 繁殖管理
种公羊一般从出生后8个月开始训练,12个月龄时即可参与配种,但每次交配间隔不宜少于7天。解读:合理安排配种计划有利于延长种公羊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后代质量。
以上内容基于DB50/T 386-2023标准中关于大足黑山羊种公羊饲养管理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