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山区水田宜机化改造的基本原则、规划与设计、施工要求、质量验收及后续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丘陵山区水田的宜机化改造工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ation-oriented Renovation of Paddy Fields in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81-2023 丘陵山区水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是重庆市为改善丘陵山区水田机械化作业条件而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丘陵山区坡度在25°以下的水田宜机化改造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这意味着标准主要面向的是那些具有一定坡度但尚未完全不适合机械操作的水田区域,为这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指导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1. 宜机化:指通过工程措施改善田块形状、大小、坡度等特性,使其适合农业机械作业的过程。
2. 田间道路:连接田块与外界交通干道或田块之间的道路系统。
3. 排灌设施:包括灌溉渠系、排水沟渠及相关建筑物在内的用于农田供水和排除多余水分的系统。
三、基本要求
1. 田块规格:改造后的田块长度应控制在30-50米之间,宽度不少于6米,这样既能保证单台插秧机正常工作,又便于后续管理维护。
2. 坡度控制:经过改造后,田块纵向坡度不得超过1%,横向坡度不超过3%,以确保水流顺畅且不会造成土壤流失。
3. 土壤质量:改造过程中需保持原有耕作层厚度不低于20厘米,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板结,如增施有机肥、深耕翻土等。
四、具体实施内容
1. 田块整理:按照规划好的尺寸平整土地,清除石块杂草等障碍物,同时设置必要的田埂加固结构。
2. 道路建设:根据实际需要修建机耕道,路面宽度一般为3米左右,采用混凝土或沥青铺设,确保雨季也能通行无阻。
3. 排灌系统完善:合理布置灌排渠网,确保每个田块都能独立完成灌溉与排水任务,避免因暴雨引发洪涝灾害。
五、验收标准
1. 外观检查:观察整个项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存在明显缺陷。
2. 功能测试:实地操作各类农机具,验证其能否顺利开展作业。
3. 数据记录:收集相关参数如产量变化、成本效益比等信息,作为评估效果的重要参考。
六、注意事项
1. 在实施前要充分调研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方案。
2. 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影响。
3. 加强后期管护工作,定期巡查维护各项基础设施,延长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DB50/T 1481-2023》为重庆市丘陵山区水田宜机化改造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