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区粮菜轮作农田面源污染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农田管理措施、污染防控技术要求及效果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丘陵地区粮菜轮作模式下的农田面源污染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rain and Vegetable Rotation Farmland in Hilly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70-2023《丘陵区粮菜轮作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规范》是针对丘陵地区粮菜轮作模式下,为有效防控农田面源污染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于农田布局与耕作方式
标准中规定,农田应按照地形特征合理规划布局,确保排水顺畅,避免积水导致的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提倡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如免耕、少耕等措施,减少土壤扰动,增强土壤结构稳定性,从而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这一条文强调了通过科学的农田布局和合理的耕作方式来预防因不恰当的土地管理造成的面源污染。
施肥管理要求
在施肥管理方面,标准明确指出要根据作物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施肥量,优先使用有机肥料,并且要控制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同时,建议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过量施肥带来的氮磷流失问题。此外,还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结合施肥,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农药使用规范
对于农药使用的管理,标准要求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禁止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药。鼓励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非化学手段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水质监测与评估
为了及时掌握农田周边水质状况,标准提出了定期开展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的要求。当发现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整改。通过建立长期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
垃圾处理规定
最后,在农业废弃物处理上,标准强调所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都必须得到妥善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或堆放于田间地头。推荐采用堆肥化处理方法,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关于DB50/T 1470-2023《丘陵区粮菜轮作农田面源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一些关键内容解析。该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改善丘陵地区粮菜轮作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