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化学品生产储存现场作业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要求、功能需求、技术指标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化学品生产与储存企业的作业人员定位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Personnel Localization System of Chemical Production and Storage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64-2023《化学品生产储存现场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化学品生产与存储领域制定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系统功能、性能指标到具体实施细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提高作业安全性,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系统基本要求
1. 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功能,能够准确记录并显示作业人员的位置信息。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系统的即时响应能力。在化学品生产环境中,突发状况可能随时发生,如泄漏或爆炸等紧急情况,及时获取人员位置信息对于救援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必须保证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二、定位精度
2. 室内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室外定位误差不超过3米。
解读: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应急响应效率。特别是在复杂多变的化工厂内部,精确到米级的定位可以更精准地确定人员所在的具体区域,有助于快速制定疏散方案或者组织抢救力量到达指定地点。而在开阔的外部环境里,虽然相对宽松但仍需满足一定标准以确保整体效果。
三、数据存储
3. 所有历史数据至少保存一年,并提供查询接口。
解读:长时间的数据留存不仅有利于事后分析事故原因,还可以作为培训新员工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建立完善的查询机制,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快捷地调取任意时间段内的相关记录,为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安全性
4. 必须采用加密技术保护个人隐私及敏感信息。
解读:鉴于化学品行业涉及大量机密资料和个人身份信息,在构建整个定位系统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问题。使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传输中的数据加以保护,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从而有效维护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利益。
五、兼容性
5. 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并与现有设备无缝对接。
解读: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品牌、型号的产品不断涌现,为了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以及未来扩展需求,必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这样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层面都能够灵活适应各种变化,减少后期维护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化学品生产储存现场作业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参考框架。它不仅是当前技术水平下的产物,更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前瞻性布局。希望各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