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油菜轮作轻简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高粱—油菜轮作的轻简化生产。
Title:Sorghum-Rapeseed Rotation Simplified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68-2023《高粱—油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高粱与油菜轮作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优化种植模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采用高粱与油菜轮作方式生产的农田管理。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重庆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特点及农业实际情况制定,其他地区在参考时需结合本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二、术语和定义
1. 轮作:在同一块耕地上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制度。
2. 轻简化生产:指通过机械化作业、合理布局、科学管理等手段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工作效率的生产方式。
三、生产准备
1. 土壤耕作:要求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基础。深耕深度应达到25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或复合肥50公斤。
2. 种子处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以保证出苗率和防止病虫害发生。例如,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的比例拌种,预防苗期病害。
四、种植管理
1. 播种时间:高粱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油菜则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这样安排可以充分利用季节优势,避免作物生长期间出现不利天气影响。
2. 密度控制:高粱每亩种植密度建议为5000株左右,行距保持在60-70厘米之间;油菜每亩种植密度约为20000株,行距为20-30厘米。合理的密度设置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 水分管理:高粱生长期需水量较大,特别是在拔节期至抽穗期要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而油菜则需要在开花结实期适当增加灌溉次数,但要注意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同时,在病虫害易发季节提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
2. 综合防控: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立即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比如对于蚜虫可用吡虫啉乳油喷雾;对于锈病可用戊唑醇悬浮剂防治。需要注意的是,药剂使用量和间隔期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以免产生抗药性和残留超标问题。
六、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机:高粱应在蜡熟末期即籽粒变硬时收割,此时水分含量适中便于脱粒加工;油菜则需等到荚果完全成熟后方可采收。
2. 储存条件:收获后的粮食应尽快晾晒干燥至安全水分以下(高粱13%,油菜8%),然后入库储存。仓库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并且要定期检查粮食品质变化情况。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高粱—油菜轮作轻简化生产技术规程》从生产准备到收获储藏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不仅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成果,还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的实际操作需求。希望广大农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点,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