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数据治理的总体要求、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和数据应用与共享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内工业企业开展数据治理工作,提升数据管理水平和应用能力。
Title:Industrial Data Governanc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52-2023《工业数据治理规范》是四川省发布的关于工业数据治理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工业企业开展数据治理提供了系统的指导,帮助企业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并促进数据价值的实现。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标准明确指出,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数据治理组织架构,包括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和数据管理部门。其中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战略和重大决策,而数据管理部门则承担日常数据管理任务。例如,标准要求数据治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频率不得低于每季度一次,以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这种架构设置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
二、数据质量评估与改进
在数据质量方面,标准提出了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涵盖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及时性、唯一性和安全性六大维度。对于每个维度都有具体的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比如,在数据准确性方面,标准建议采用抽样检查和自动化校验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关键业务数据的正确率不低于95%。同时,企业需建立数据质量问题追踪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闭环管理,直至问题解决。
三、数据安全保护
数据安全是工业数据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强调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访问控制的重要性。根据数据敏感程度,企业应将数据分为核心机密、重要机密和普通机密三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对于核心机密级数据,必须实施严格的加密存储和传输保护,并限制访问权限仅授予授权人员。此外,标准还要求企业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至少每年一次,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及时整改。
四、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标准详细规定了数据从创建到销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在数据采集阶段,要求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和接口,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在数据存储阶段,提倡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提高数据可用性,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以防丢失。在数据使用阶段,鼓励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但必须遵循最小化原则,只允许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最低限度数据。最后,在数据销毁阶段,标准要求对敏感数据进行彻底清除,避免信息泄露。
五、数据共享与开放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共享与开放变得日益重要。标准倡导建立安全可控的数据共享平台,支持企业间的数据交换与合作。在数据共享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数据使用目的和范围。同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防范法律风险。对于涉及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数据,需经过脱敏处理后方可对外提供。
综上所述,《工业数据治理规范》为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治理体系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通过落实这些具体要求,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数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