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园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系统的组成、功能要求、安装与调试、数据采集与传输、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茶园环境中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参数等信息的智能采集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Collection of Tea Garde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46-2023《茶园环境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程》是由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茶园环境信息的智能采集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茶园环境信息智能采集”是指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系统等手段,自动获取茶园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pH值等多种环境参数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技术要求章节中强调了设备选型的重要性。规定所使用的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要适应茶园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应在-20℃至50℃之间,湿度传感器则需要覆盖0%到100%RH的区间。此外,所有设备都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检测认证,确保其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
再者,关于数据采集频率的规定也十分关键。根据实际需求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采集周期。对于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如土壤湿度和气温,建议每小时至少采集一次;而像风速这样的次要因素,则可以选择每天两次即可满足基本监测需要。同时,还要求建立完整的历史记录档案,以便长期跟踪分析。
另外,在数据传输与存储环节提出了具体措施。要求采用加密算法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未经授权访问;并且要定期备份以防意外丢失。另外,为了便于管理和查询,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应该按照统一格式保存,并标注清楚采集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信息。
最后,在维护保养方面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校准仪器仪表、清洁传感器表面以及检查供电线路是否正常等。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更换损坏部件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持续运行。
综上所述,《茶园环境信息智能采集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对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茶园环境监测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于促进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该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