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鼎桑叶白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福鼎桑叶白茶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ding Mulberry Leaf Whit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9T 014-2023福鼎桑叶白茶加工技术规程》是福建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福鼎桑叶白茶的加工技术进行了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料要求:标准规定了用于制作福鼎桑叶白茶的原料必须是新鲜、无污染的桑叶,并且要求采摘时间为每年的春季和夏季。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桑叶生长最为旺盛,营养成分丰富。
2. 加工环境: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配备必要的消毒设施。这有助于防止茶叶受到污染,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3. 萎凋过程:萎凋时间应控制在8至12小时之间,温度保持在20至25摄氏度范围内。萎凋过程中要定期翻动桑叶,以促进水分均匀蒸发,避免出现局部过干或过湿的情况。合理的萎凋时间和温度可以有效保留桑叶中的有效成分,提升茶汤口感。
4. 杀青工序:采用高温快速杀青的方法,使桑叶迅速失去活性酶活力,防止氧化变色。杀青时锅温应达到220至240摄氏度,持续时间为1至2分钟。这样既能保持桑叶翠绿的颜色,又能锁住其特有的香气。
5. 干燥处理:干燥过程分为初烘和复烘两个阶段。初烘温度设定为80至90摄氏度,时间为10至15分钟;复烘则需降低温度至60至70摄氏度,延长至30至40分钟。通过分段干燥的方式,可以使桑叶充分脱水而不失形,最终达到理想的干燥效果。
以上几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福鼎桑叶白茶成品的质量,遵循这些标准能够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