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柘荣高山白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加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本文件适用于柘荣地区高山白茶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Zherong Highland White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9T 010-2023《柘荣高山白茶加工技术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柘荣地区高山白茶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料要求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制作高山白茶的鲜叶应来自无污染环境中的适制品种,且要求鲜叶新鲜、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这不仅保证了茶叶的基本品质,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加工工艺流程
1. 萎凋:萎凋是白茶初制的关键步骤之一。标准规定萎凋过程需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持茶叶的自然色泽和香气。具体而言,萎凋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通常在24至48小时之间。
2. 干燥:干燥分为初干和足干两个阶段。初干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破坏茶叶内部结构;足干则需确保水分含量低于6%,以延长保存期限并提升口感。
质量指标
标准对成品茶的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感官品质(如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理化指标(如水分含量、灰分)以及卫生指标(如重金属含量)。这些指标为消费者提供了基本的质量保障。
包装与贮存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能够有效隔绝空气、光线及湿气。同时,贮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阴凉、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影响。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柘荣高山白茶加工技术规范》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规定,既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又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有助于推动当地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