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自动化流水线进行节段梁预制的施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Segment Beam Construction Using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134—2023《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节段梁预制施工的技术标准。该标准适用于节段梁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的预制施工,旨在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安全和提升效率。
以下是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 标准要求所有用于节段梁生产的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且需要有合格证明文件。特别是对于水泥、钢材等主要材料,其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在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每一批次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 模板系统安装与拆除
- 模板系统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准确性。根据规范,模板安装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表面清洁度、连接件状态以及整体结构稳定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密切监控模板位置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另外,在拆模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操作,避免因不当处理导致成品损坏。
3. 混凝土拌合物制备
- 对于混凝土拌合物而言,搅拌时间、水灰比控制至关重要。本标准特别强调了拌合站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重要性,以保证计量准确无误。同时指出,当气温较高或较低时,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参数,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或者强度不足的问题。
4. 张拉工艺要求
- 预应力筋张拉作为一项关键工序,直接关系到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按照规定,预应力筋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值75%以上方可开始张拉作业;千斤顶校验周期不得超过半年;双控标准(即伸长量与压力值)必须严格遵守,任何偏差都需查明原因并及时调整。
5. 成品保护措施
- 成品保护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规范建议采取覆盖防护网、设置围挡隔离区等方式来防止外界因素对已完成构件造成损害。特别是在运输环节,必须选用专用运输工具,并且要做好固定绑扎工作,确保途中不发生位移碰撞等情况。
6. 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安全
- 施工现场应当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噪音污染和扬尘排放。对于接触有害物质的操作人员,则需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接受专业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节段梁自动化流水线预制施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建筑工业化发展趋势下的新需求。通过贯彻执行这一标准,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桥梁工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