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用三氟氯菊酸酰氯副产品25%亚硫酸钠溶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亚硫酸钠为主要成分的25%亚硫酸钠溶液,作为三氟氯菊酸酰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Title:Industrial-grade 25% Sodium Sulfite Solution as By-product of Trifluorochlorpyridinyl Acid Chloride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用三氟氯菊酸酰氯副产品中25%亚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控制与应用解析
在工业生产中,三氟氯菊酸酰氯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其副产品中的25%亚硫酸钠溶液常用于处理残留的酰氯。新发布的TCIEP 0017-2024标准对这一副产品的质量要求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其中关于有效成分含量的规定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25%亚硫酸钠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操作提出具体应用方法。
新旧标准对比: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TCIEP 0017-2024在25%亚硫酸钠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指标上做出了调整。旧版标准仅规定了最低含量下限为23%,而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下限至25%,还增加了上限限制(不超过26%)。这一变化反映了行业对于产品质量控制日益严格的要求,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明确的操作指南。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详解
根据标准要求,25%亚硫酸钠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需采用重量法进行。以下是具体步骤:
1. 样品准备: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如50g),精确称重后置于干燥的烧杯中。
2. 滴定过程:使用已标定好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为止。记录消耗的盐酸体积V(mL)。
3. 计算公式:依据以下公式计算亚硫酸钠含量:
\\[
w = \\frac{C \\times V \\times M}{m} \\times 100\\%
\\]
其中,\\( C \\)为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为消耗盐酸体积(mL),\\( M \\)为亚硫酸钠摩尔质量(g/mol),\\( m \\)为样品质量(g)。
注意事项与实际应用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样品应充分摇匀后再取样,避免因沉淀导致结果偏差。
- 滴定时需缓慢加入盐酸,防止过量导致终点判断失误。
- 实验室温度和湿度会对滴定产生影响,建议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测定并确保25%亚硫酸钠溶液的有效成分含量符合标准要求后,该溶液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领域。例如,在处理含酰氯的工业废水中,适量添加此溶液能有效中和残留酰氯,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总之,新版TCIEP 0017-2024标准通过对25%亚硫酸钠溶液有效成分含量的严格限定,提升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也为相关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测流程,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