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绿色工区设计的基本要求、总体设计原则、资源节约、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及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扩建及运营阶段的公路绿色工区的设计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of Green Work Areas in High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1/T 1161-2023《公路绿色工区设计技术规范》是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推动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以下将对规范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总则部分
该部分明确了制定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贯彻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确保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强调了绿色设计理念应贯穿于整个工程的设计阶段,包括选址、规划、布局等环节。
二、术语定义
对于“绿色工区”这一核心概念给出了明确定义:指在公路工程施工期间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并通过节能减排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业区域。此外还对其他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规范化表述,为后续具体规定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三、基本要求
1. 环境影响评估:要求在项目启动前必须完成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据此优化设计方案。
2. 资源节约型设计:提倡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技术手段降低资源消耗水平。
3. 废弃物管理计划:需提前制定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的具体方案,确保无害化处置率达到百分之百。
四、场地布置
1. 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划分办公生活区、生产加工区等功能区块,避免相互干扰。
2. 道路系统规划:优先考虑步行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机动车道宽度不低于4米的标准设置道路网络。
3. 停车场设计:鼓励采用太阳能照明设施,并预留充电桩位置以支持新能源车辆停放需求。
五、能源利用
1. 太阳能光伏发电:建议安装足够容量的光伏板来满足日常用电需要。
2. 风力发电设备:对于风速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增设小型风力发电机作为补充能源来源。
3. 节水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高效节水器具推广使用等内容。
六、废水处理
1. 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或其他先进工艺进行集中净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2. 施工废水控制:设置沉淀池拦截悬浮物,并定期清理保证水质清澈透明。
3. 冲洗用水循环利用:建立闭式循环系统减少新鲜水源浪费情况发生。
七、固体废物处置
1. 分类存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大类别分别放置容器内便于后期统一清运。
2. 减量化处理:推广使用轻质建筑材料替代传统重质砖块等易产生大量建筑渣滓的产品。
3. 安全填埋:对于无法再利用的残余物质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填埋场妥善安置。
八、噪声污染防治
1. 设备选型: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替换老旧高分贝型号。
2. 隔音屏障建造:沿敏感建筑物一侧修建高度不低于2米的隔音墙降低外界干扰程度。
3. 时间安排调整: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开展高强度作业活动。
九、生态保护
1. 植被恢复:对因施工造成的裸露土地及时覆盖草皮或种植乔灌木等植被加以修复。
2. 动物栖息地保护:避开珍稀濒危物种活动范围选址建厂,必要时设立专门保护区予以特别关照。
3. 水体保护:禁止向河流湖泊直接倾倒污染物,加强巡查力度防止非法排污行为出现。
十、监测与维护
1. 定期检查:每隔三个月组织一次全面体检确保各项设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 数据记录保存:详细记载每次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便追溯查询。
3. 应急预案编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事先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立即启动相应程序妥善应对。
以上就是DB3201/T 1161-2023《公路绿色工区设计技术规范》中几个重要方面的深入剖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