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城市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的数据内容、表示方法、精度要求及更新原则。本文件适用于盐城市范围内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与应用。
Title:Yancheng City Basic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opographic Element Data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41-2023是盐城市发布的关于1500至12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的数据规范。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与精度要求
条文3.1:规定了数据应采用GDB或SHP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格式存储,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交换性。
解读:这意味着在采集和处理数据时,需遵循标准化流程,确保不同系统间能够无缝对接。使用GDB或SHP格式可以有效支持复杂的空间数据操作和管理。
要素分类与编码
条文4.2:明确了地形要素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大类,并给出了详细的分类代码表。
解读:通过明确的分类和编码体系,便于用户快速定位和识别各类地形要素。例如,“点状要素”包括控制点、水井等,每种要素都有唯一的编码,方便后续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数据采集方法
条文5.3:强调了外业调查与内业编辑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实地核实关键要素的位置和属性信息。
解读:这种方法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城市更新频繁的地区,仅依靠遥感影像可能无法捕捉到最新的变化,因此需要结合实地调查来修正数据。
数据质量控制
条文6.1:提出了数据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几何精度、拓扑关系、属性完整性和逻辑一致性四个方面。
解读:这四个方面的检查构成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几何精度确保空间位置正确;拓扑关系检查避免要素之间的重叠或间隙;属性完整性保证所有必要信息都已记录;逻辑一致性则检查数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以上是对DB3209/T 1241-2023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