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鳍东方鲀工厂化养殖的场地要求、设施设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红鳍东方鲀的工厂化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akifugu rubripes Aquaculture - Part 1: Factory-based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835.1-2023红鳍东方鲀养殖技术规程 第1部分:工厂化养殖》是一项专门针对红鳍东方鲀工厂化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选址与布局方面,要求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供电供水有保障的地方。同时,水源要充足且水质需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关于池塘建设,规定了池塘面积一般为200至500平方米,水深控制在1.5至2米之间。池底应平整并铺设防渗膜以防止渗漏。进排水系统要独立设置,并配备过滤设备来保证水质清洁。
对于苗种的选择与放养,强调使用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规格整齐一致。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放养密度根据季节和鱼体大小合理调整,通常每平方米不超过20尾。
饲料投喂上建议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以新鲜小杂鱼虾等鲜活饵料。每日分早晚两次投喂,投喂数量依据天气状况、水温高低以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
病害防治环节指出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清理消毒,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一旦发现疾病迹象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必要时可使用国家批准的药物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此外还提到日常管理中需要密切关注温度、溶氧量等环境因子的变化,适时增氧换水确保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做好养殖记录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苗种来源、饲料消耗量、发病及治疗过程等内容以便于后续分析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