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工作流程、信息管理、监督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People's Suggestions Collection DB32/T 458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81-2023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人民建议的征集、处理和反馈流程,确保公众意见能够得到充分尊重和有效利用。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征集范围与对象
标准明确指出,人民建议征集的对象应涵盖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只要有关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参与进来。这不仅拓宽了建议来源渠道,也体现了政府倾听民意的决心。
征集方式
标准提出了多种征集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设立专门的建议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网络平台等。这些措施方便不同年龄层和技术水平的人群都能便捷地提交自己的想法。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传统的信件或者电话可能是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而对于年轻人,则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快速表达观点。
处理程序
一旦收到建议,相关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首先是对建议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可行性进行初步审查;其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纳,并及时告知提出者结果;最后对未被采纳的理由作出合理解释。整个过程强调了透明度和公开性,有助于增强民众的信任感。
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建议的有效落实,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当一项建议被采纳后,相关部门应当定期向提供建议者汇报进展情况直至最终完成。同时鼓励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建议人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收集他们的后续意见。
监督评估
此外,《DB32/T 4581-2023》还要求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定期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考核指标之一纳入年度绩效考评当中。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各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总之,《DB32/T 4581-2023》通过对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规范,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不仅是政府部门改进自身工作的指南针,也是连接政府与群众之间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