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奶牛场粪污管理的基本要求、收集与储存、处理与利用、环境监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规模奶牛场的粪污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nure Management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s DB32T 457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72-2023《规模奶牛场粪污管理技术规范》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对规模奶牛场的粪污处理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要求,旨在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首先,标准中明确指出规模奶牛场应建立完善的粪污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粪污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等各个环节,并要求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例如,粪污收集系统应确保无泄漏,储存设施需具备防渗漏、防雨功能,并且要有足够的容量以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需求。
其次,在粪污处理方面,标准强调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方式。推荐使用堆肥、厌氧消化等方法将粪污转化为有机肥料或生物能源。对于堆肥过程,规定了温度、湿度、通风等关键参数,以保证堆肥质量,防止病原菌传播。同时,还要求定期检测堆肥产品的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确保其符合农业使用的标准。
再者,关于粪污排放控制,标准提出了严格的限制措施。比如,禁止直接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粪污,必须经过有效处理后才能排入环境。此外,对于农田灌溉用水,也设定了严格的水质指标,确保不会对土壤和作物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标准还特别重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技术培训。建议养殖场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规模奶牛场粪污管理技术规范》为奶牛场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目标。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奶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