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民用建筑中氡检测与防治的技术要求、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氡浓度控制及相关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Radon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in Civil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63-2023《民用建筑氡检测与防治技术标准》是山东省地方性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民用建筑中氡的检测方法、防治措施及验收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重点解读标准中的关键条款。
检测条件
标准指出,在进行氡浓度检测时,应确保环境温度在10℃至35℃之间,相对湿度不超过80%,且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小时后进行。这一规定旨在模拟日常居住状态下建筑物内的实际状况,从而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此外,检测仪器需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并由专业人员操作以保证数据可靠性。
防治措施
针对高氡地区或已发现氡超标的情况,标准提出了多项防治措施。首先建议采用无空腔基础设计,减少土壤中氡气进入室内的可能性;其次要求合理设置防潮层和防水板,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密封性;同时提倡使用低放射性建筑材料,并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与维护,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顺畅。这些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了氡源释放,并通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来降低居民接触氡的风险。
验收标准
根据标准要求,新建住宅项目竣工验收时,室内空气中氡浓度不得超过400 Bq/m³。如果初次检测结果超标,则需要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后再重新检测直至合格为止。值得注意的是,验收过程应当包括书面记录以及影像资料留存,以便日后追溯检查之用。另外还强调了第三方独立机构参与监督的重要性,以保证整个流程公正透明。
总之,《民用建筑氡检测与防治技术标准》不仅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它体现了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和个人健康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推动绿色建筑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