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吉林省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的划分指标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春玉米播种期的气象条件评估及农业生产指导。
Title:Corn Sowing Meteorological Grade for Spring in Jilin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DB22/T 3594-2023)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为春玉米的播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气象等级划分依据,有助于提高春玉米播种的质量和产量。
首先,标准明确了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的定义。根据气温、降水、土壤湿度等气象条件,将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划分为适宜、较适宜、不适宜三个级别。其中,适宜等级要求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降水量适中且土壤湿度适宜。这一规定为种植户提供了明确的播种窗口期,避免因气候条件不佳导致的播种失败。
其次,标准对气象观测站点的布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每个县级行政区域内至少设立一个固定观测站,并配备温度、湿度、降水等基本观测设备。同时,要求观测数据应实时上传至省级农业气象信息平台,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时效性,为春玉米播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再者,标准强调了气象预报与农事活动的结合。要求各级气象部门根据预报结果及时发布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预报,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农户传递信息。此外,还鼓励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户掌握科学的播种技术。
最后,标准还提出要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针对可能出现的低温冻害、干旱等不利天气,要求制定应急预案,提前做好种子处理、地膜覆盖等防灾减灾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对春玉米播种的影响,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总之,《春玉米播种气象等级》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春玉米播种的科学化水平,还能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