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步骤、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中进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医护人员。
Title:Ultrasonic-guided Brachial Plexus Block Operation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569-2023《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安全与效果。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前准备
根据标准第4.1条,术前准备应包括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尤其是对局麻药和镇静剂的过敏反应。此外,还需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如心肺功能等,以决定是否适合接受该种麻醉方式。标准强调了在实施任何侵入性操作之前,必须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以及替代方案。
设备校准与消毒
第4.2条指出,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对手术器械和超声设备进行全面校准和消毒处理。这不仅有助于保证设备正常工作,还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具体来说,超声探头需使用无菌保护套包裹,并定期更换,以保持良好的成像质量。同时,所有接触患者的器械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程序。
操作步骤详解
# 定位与标记
标准第5.1条规定了如何正确地定位并标记穿刺点。首先,通过解剖学知识确定腋窝或锁骨上区域作为目标部位。然后利用超声波技术确认目标神经的位置及其周围结构的关系。一旦确定好位置后,应用记号笔准确地标记出进针路径。
# 局部麻醉
在进行实际穿刺之前(见第5.2条),需要先给予局部麻醉。通常采用利多卡因等快速起效且安全性较高的局麻药。注射时要缓慢推进针头直至到达预定深度,同时密切观察回抽血流情况,避免误入血管内造成不良后果。
# 穿刺与验证
第5.3节描述了具体的穿刺方法。操作者应当熟练掌握不同进针角度的选择原则,并根据患者体型调整参数设置。当针尖接近目标神经束时,可通过实时监测神经信号变化来判断是否成功命中靶点。如果未能立即达到预期效果,则可适当调整方向或深度再试一次。
# 注射药物
最后,在确认针尖位于理想位置之后(依据第5.4条),开始缓慢注入所需剂量的局麻药物。注意控制速度不要过快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整个过程中应持续监控生命体征变化,并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
注意事项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例如,在整个操作期间必须始终保持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其感受;对于儿童或者无法配合的成年人,则需要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另外,在遇到复杂病例时应及时寻求上级医师指导。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规范》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遵循这些准则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潜在风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