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树名木二维码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信息采集与管理、二维码生成与标识、数据存储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中二维码技术的应用。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of QR Code Technology for Ancient and Famous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509-2023古树名木二维码技术应用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二维码技术提升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水平。以下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信息采集、编码规则制定以及二维码生成、使用和管理。明确了适用范围为吉林省所有古树名木,确保了标准执行的一致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GB/T 2260行政区划代码、GB/T 28050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标准提供了基础支撑,保证了数据格式和内容描述的规范性。
3. 术语和定义:如“古树”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名木”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树木。“二维码”是基于特定编码规则生成的图形化符号,用于存储相关信息。明确概念有助于统一认识,便于后续操作。
4. 数据采集要求:采集的信息应包括树种名称、树龄、生长环境、保护级别等内容。强调全面性和准确性,确保每棵古树都有详实记录。
5. 编码规则:采用层次结构编码方式,第一层表示地区代码,第二层表示树种代码,第三层表示个体编号。这种编码方式科学合理,便于分类管理和查询检索。
6. 二维码制作要求:二维码尺寸不小于2cm×2cm,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确保二维码能够清晰辨识且不易损坏,提高实际应用效果。
7. 使用与维护:二维码应定期检查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同时鼓励公众通过扫码了解古树背后的故事,增强社会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该标准不仅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应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