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信息化建设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of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Safety Production in Rural Hydropower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637-2022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是陕西省针对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旨在通过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农村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首先,标准明确要求农村水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这意味着电站需要定期对生产作业环境、设备设施以及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的风险辨识,并依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严重程度,将风险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四个等级。例如,对于大坝的安全性评估,不仅要考虑日常运行中的水压力变化,还要考虑到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潜在风险。
其次,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标准强调了隐患排查的常态化与系统化。农村水电站应当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涵盖所有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机电设备维护保养、电气线路检查等。一旦发现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备案。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隐患,如泄洪闸门启闭系统的故障,必须优先处理并跟踪整改效果直至彻底消除隐患。
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要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不仅是安全生产的执行者,也是发现隐患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法律法规、岗位操作规程、应急处置预案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必要的应急技能,比如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以及组织人员疏散等。
最后,标准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建议农村水电站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风险动态监控、隐患上报流转等功能自动化处理,从而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类安全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DB61/T 1637-2022农村水电站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和技术要求,有助于推动农村水电站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