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陆相页岩气井测井评价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包括测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及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陆相页岩气井的测井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gging Evaluation of Continental Shale Gas Well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22-2023《陆相页岩气井测井评价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为陆相页岩气井的测井评价提供了系统性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界定了“页岩气”、“测井评价”等专业术语。例如,“页岩气”是指以吸附、游离及溶解状态存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的天然气。这一定义帮助从业者准确理解页岩气的本质属性,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测井前准备
在测井前准备阶段,标准强调了地质设计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区域地质特征、目的层段分布情况制定详细的测井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仪器组合选择、测量参数确定以及施工流程规划。此外还特别指出应提前做好井筒清理工作,确保井眼畅通无阻,这对于保证数据采集的质量至关重要。
数据采集与处理
关于数据采集部分,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首先,对于电阻率测井需采用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并设置合理的采样间隔;其次,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稳定运行至少30分钟以获取可靠数据;最后,对于密度测井则建议使用双源距补偿密度测井仪来提高测量精度。在数据处理环节,强调了必须利用标准化软件对原始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结果的一致性。
评价方法
本部分内容是整个标准的核心所在。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参数模型的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岩石物理特性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矿物组成比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孔隙结构形态;
2. 含气量估算: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高压吸附实验技术计算页岩内部的有效孔隙体积;
3. 产能预测:综合考虑渗透率、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建立数学关系式,进而预测单井日产气量。
这些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页岩气藏的实际状况,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方案。
安全环保措施
考虑到作业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标准还专门列出了相应的安全环保措施。比如要求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施工期间需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且定期检查维护;废弃物排放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
总之,《陆相页岩气井测井评价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评估各个环节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理念,对于推动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