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猕猴桃黑点病的防治技术要求,包括病害识别、预防措施、综合防治方法及用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猕猴桃种植过程中黑点病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Black Spot Disease in Kiwifru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709-2023《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猕猴桃黑点病防控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解读】
1. 防治原则
该标准明确指出,猕猴桃黑点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这表明在实际操作中,要以预防为首要任务,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多层次的防护体系。例如,在种植前选择抗病品种,并且在生长过程中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等。
2.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基础环节。标准要求定期修剪树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浇水,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导致植株徒长;适时疏花疏果,控制负载量,增强树势。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简单有效。标准建议采用覆盖地膜来降低土壤湿度,减少病菌传播途径;利用紫外线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切断病虫害传播链;同时强调了清洁田园的重要性,如及时清理落叶、杂草以及发病枝叶,防止病原物积累。
4. 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的应用需谨慎。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使用的杀菌剂种类及浓度,比如萌芽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预防初次侵染;开花后至幼果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悬浮剂防治扩展期病斑;果实采收前一个月停止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还特别提到要轮换使用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延缓抗药性产生。
5. 监测预警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对于早期发现病情至关重要。标准提出应设立固定观察点,记录天气变化、发病情况等信息,结合气象预报提前做好准备。当田间发现零星病斑时立即采取行动,防止扩散蔓延。
6. 技术培训与推广
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标准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培训班,普及科学知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猕猴桃黑点病防治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果农有效应对这一常见病害问题,促进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