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穴盘嫁接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嫁接前准备、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黄瓜穴盘嫁接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Seedling of Cucumber in Plug Tray - DB41T 114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1147-2023《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黄瓜穴盘嫁接育苗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黄瓜嫁接育苗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以及管理措施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黄瓜育苗质量,促进高产高效生产。以下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一、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黄瓜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和浸种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种子放入55℃的热水中不断搅拌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浸泡6小时。这一过程不仅能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病原菌,还能使种子吸水膨胀,加快萌发速度。此外,还建议使用专用的种子处理剂,进一步提升种子抗病能力。
二、嫁接方法
标准推荐采用插接法进行黄瓜嫁接。操作时,先将砧木苗从穴盘中取出,在子叶下方约0.5厘米处斜切一刀,角度约为30度;再将接穗苗同样在子叶下方约0.5厘米处斜切一刀,角度与砧木一致。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确保两者的形成层对齐。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合大规模推广。
三、环境控制
标准强调了育苗期间温度、湿度和光照的管理。白天温度应保持在25℃~30℃之间,夜间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植株生长。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照射,每天不少于8小时,但需防止强光直射导致幼苗灼伤。通过精确调控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显著提高嫁接苗的健壮程度。
四、水分管理
在水分供给方面,标准提出了“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当表土干燥时及时浇水,但不能积水。每次灌溉量以湿润整个基质为宜,避免过量造成根系缺氧。特别是在嫁接后的7天内,要特别注意保持基质湿润,促进伤口愈合。
五、病虫害防治
为了保障黄瓜嫁接苗健康生长,标准要求定期检查苗床状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推荐使用生物农药作为首选方案,并结合物理防控手段如黄板诱杀等。同时,要加强日常清洁工作,移除病残体,减少病原传播途径。
六、定植准备
最后,在黄瓜嫁接苗定植前还需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包括提前几天降低苗床温度适应外界环境,适当减少浇水量锻炼幼苗抗逆性,以及施加适量肥料补充养分。这些步骤有助于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和后期产量。
总之,《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技术规程》为黄瓜穴盘嫁接育苗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规定,能够有效提升黄瓜育苗质量和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