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供水工程报废的技术要求、程序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农村供水工程的报废评估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Rural Water Supply Project Scra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96-2023农村供水工程报废技术导则》是由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农村供水工程报废的技术规范。这项标准为农村供水工程的报废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确保了报废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以下将对导则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在导则中,“报废”被定义为因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或政策调整等原因,无法继续使用的农村供水工程,需要停止使用并进行处理的状态。这一定义明确了报废的标准,即工程不能满足正常运行需求。
报废条件
导则规定了几种情况下农村供水工程应考虑报废:一是当工程主体结构出现严重损坏,无法修复;二是供水设施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且无法更新改造;三是由于水源枯竭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工程无法正常使用。这些条件为企业和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报废依据。
报废程序
对于拟报废的农村供水工程,首先需要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鉴定,确认是否符合报废条件。之后,需上报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实施报废工作,并要求做好相关档案记录以备查证。这一步骤强调了程序的重要性,避免随意报废造成资源浪费。
环境保护措施
在执行报废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环境。例如,在拆除过程中要妥善处置废弃物,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等造成二次污染;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这一要求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安全管理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公众健康,在整个报废期间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隔离区域、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等。此外还应对参与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与应急能力。
结语
DB41/T 2496-2023《农村供水工程报废技术导则》不仅为农村供水工程的科学合理报废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并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