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漏斗型池塘养殖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建设要求、养殖管理、水质控制、病害防治及收获等通用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漏斗型池塘水产养殖的生产与管理。
Title: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unnel-shaped Pond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94-2023《漏斗型池塘养殖通用技术规范》是河南省针对漏斗型池塘养殖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漏斗型池塘养殖的基本要求、环境条件、池塘建设、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和收获等内容。适用于河南省区域内采用漏斗型池塘模式进行水产养殖生产。
基本要求
养殖企业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业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
环境条件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且无污染源的区域作为养殖场地。池塘周边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避免雨季积水影响正常生产。
池塘建设
池塘形状呈漏斗状,中心部位较深,四周逐渐变浅。池底应平整,便于捕捞作业。进排水系统要分开设置,确保水流畅通。建议池塘面积在5亩至20亩之间,水深控制在1.5米至2.5米范围内。
苗种放养
根据池塘条件合理确定放养密度,优先选用优质健康的苗种。放养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传播。不同种类的鱼类混养时要注意搭配比例,保持生态平衡。
饲料投喂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配合饲料,定期检测饲料质量。投喂量要根据季节变化、天气状况及鱼群状态灵活调整。坚持定时定量投喂原则,提高饲料利用率。
水质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等,确保达到适宜的养殖条件。适时换水补充新水,同时采取生物净化措施改善水质。合理投放增氧设备,维持良好溶氧水平。
病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病害,应立即隔离患病个体,并按照规范程序用药治疗,杜绝滥用药物现象。
收获
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决定最佳收获时间。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捕捞,减少对鱼体损伤。做好产品分级包装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