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蝇类监测与防控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实蝇类害虫的监测与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ephritida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484-2023《实蝇类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实蝇类昆虫监测和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监测方法
5.1.1 粘捕法
粘捕法是通过使用粘板来捕捉实蝇成虫的一种监测手段。标准要求在果园、菜园等可能滋生实蝇的地方设置粘板,通常每公顷设置不少于10个粘板。粘板应定期更换以保持其有效性,并且需要记录每次捕捉到的实蝇种类和数量。
5.2.2 诱捕器设置
诱捕器用于吸引并捕捉实蝇成虫。标准建议在实蝇高风险区域如水果成熟期的果园内布置诱捕器,每个诱捕器之间距离不超过50米。诱捕器内需放置特定的引诱剂,如甲基丁香酚等,以提高捕捉效率。
防控措施
6.1.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修剪果树树枝以及及时清理落果等措施。这些操作可以减少实蝇栖息地,降低其繁殖机会。例如,修剪果树时应注意保留通风透光良好的树形结构,同时将剪下的枝条带出田外处理。
6.2.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在实蝇发生严重时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标准指出,在使用农药前应先了解当地农业部门推荐的安全用药方案,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药。此外,还强调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7.1.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或微生物制剂控制实蝇种群数量。例如,可以释放寄生蜂(如丽蚜小蜂)来寄生实蝇幼虫,从而达到自然控制的效果。另外,也可以采用Bt(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喷洒于植物表面,对实蝇幼虫具有较好的致病效果。
以上内容基于DB41/T 2484-2023《实蝇类监测与防控技术规范》,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实蝇管理指导。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环境条件灵活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