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平台的建设要求、运行管理要求以及安全保障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各类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平台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Data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osit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平台建设与运行规范》(TZIPS 00001-2025)中,相较于前一版本,新增了关于“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的可追溯性要求”的条款,这是标准更新中的一个显著变化。本文将围绕这一条文展开详细解读,分析其意义、实施路径及对行业的影响。
新版本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平台应具备完整的数据溯源能力,确保每项存证信息均可追溯至原始数据来源及操作记录。”这一要求的提出,旨在提升数据存证的真实性、可信度和法律效力,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技术支撑。
从技术角度看,可追溯性意味着系统必须记录并保存数据从生成、存储、传输到使用的全过程信息。这不仅包括数据本身的元数据,还包括操作者的身份、时间戳、操作类型等关键信息。通过建立全链路的数据日志机制,平台能够为后续的审计、争议解决提供坚实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实现可追溯性需要平台在架构设计上做出调整。例如,采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支撑,可以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和时间戳固化;同时,结合智能合约,可以自动触发存证流程,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风险。此外,平台还需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不同角色对数据的操作行为均被准确记录。
对于数据权利人而言,这一要求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放心地将数据进行存证,因为一旦发生纠纷,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完整记录来证明数据的权属和使用情况。而对于平台运营方来说,则需要在合规和技术层面投入更多资源,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
总体来看,《数据知识产权存证平台建设与运行规范》2025版对可追溯性的强调,不仅是技术上的升级,更是制度设计上的进步。它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更具操作性和约束力的框架,有助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