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亲本种子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与隔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玉米亲本种子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rn Parental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62/T 4802-2023)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玉米亲本种子生产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品种选择、隔离区设置到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规定,以下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明确要求选用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玉米杂交种作为亲本材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必须确保所使用的亲本种子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以保证后续生产的杂交种质量和产量。
其次关于隔离区设置,标准指出应根据种植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规划隔离距离。具体而言,对于常规隔离区,要求与其它相同或相似类型的玉米保持至少500米以上的空间间隔;而采用自然屏障如山岭、河流等地形条件时,则可适当缩短至200-300米左右。这种严格的规定旨在防止外来花粉污染导致基因混杂,从而影响亲本种子纯度。
此外,在田间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建议采取配方施肥方法,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调整氮磷钾比例,并且要适时灌溉避免干旱胁迫。同时还要密切监测田间的病虫害发生动态,一旦发现危害迹象立即采取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防控,尽量减少农药残留风险。
最后在收获储存环节,标准提出了及时采收和科学储藏的要求。要求当果穗含水量降至15%以下时即可开始人工或机械脱粒作业,并且要尽快将种子晾晒至安全水分水平后入库保存。库房内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0%,这样可以有效延长种子寿命并维持其发芽力。
综上所述,《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了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平衡,为提升我国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